娄底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雪艳 通讯员 杨尚勤 黎明明 李盛豪
洋溪文昌阁,原名回澜阁,坐落于新化县城西南15公里处的洋溪镇洋溪河畔龙潭湾,与新化五中毗邻。文昌阁以巨石、砖木构筑,建筑面积约300平方米。阁体共三层,呈八角形,角上嵌石舫、风铃,阁顶则矗立着一尊色彩斑斓的瓷宝鼎。门框有精美石刻,浮雕双龙取宝,雕工细腻,左右还镶嵌着四块碑文,诉说着这里的往昔故事。
在历史的长河中,洋溪文昌阁见证了无数风云变幻。明嘉靖年间,太仆寺少卿邹廷望辞官归乡,在阁南创办三乡学社,奖掖后进,“邑中北子莫不咸集”。1762年,邹世溢、陈律言、袁载常3人,首倡创办文昌课社,开启了这里的教育新篇章。1784年,地方贤达邹世沂、彭西川、邹景奎等,集资在龙潭湾创建洄澜书院,将文昌阁的传统文化推向了新的高度。至乾隆丙午年,当地士绅在此山石之上建立回澜公所,成为文人墨客会文讲学的圣地。而到光绪戍子年,增设三层楼阁,回澜公所改名为回澜阁,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。
时至1924年,教育界前辈罗元鲲、罗教铎、邹谦、邹任方等自省城返乡,商议扩建学校,将其改名为“新化县第六区敦信高级小学校”。当时,学校筵请了罗元鲲、罗湘遒、袁吉六、邹曼之、杨冠陆、刘立人等名人学者任教。一时间,乡人好学之风盛行,培养了一大批各行各业优秀人才。原林业部办公厅主任邹旭圃、清华大学教授谢玲、国防科技大学教授邹定仪等知名人士,都曾在敦信高级小学求学。
1981年12月,洋溪文昌阁被新化县政府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。2006年5月,被湖南省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。青砖黑瓦,绿树成荫,青山相偎,朝气蓬勃。岁月流转,历经沧桑,文昌古阁繁华依旧。它与南山寨遥遥相望,远山苍翠,白云悠悠,共同绘就了一幅绝美的画卷。
据道光《新化县志》记载:“洋溪文昌宫,治南三十里,邹洁廷等公建。”同治《新化县志》则详细描述了文昌阁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沿革,自乾隆戊申年建至道光戊戌年复修,它一直屹立在龙潭湾畔,见证了无数学子的成长与辉煌。
洋溪文昌阁的建立,反映了前人对文化和教育的重视,以及对知识和智慧的追求。它不仅是祭祀文化神祇的场所,更是传播儒家文化和培育人才的重要场所。此外,其独特的建筑风格与艺术价值,也使其成为研究中国古代建筑与文化的重要对象。